2009年1月31日 星期六

誰叫你愛上了



說這次回臺灣待到2月7日,
被法蘭克抱怨。
又感動又爲難。

出發前兩天,法蘭克忽然站到我面前,彎腰低頭雙手捧上一曡歐元,說:"sorry that I don't have any red envelope;this is for your Chinese New Year and travel money." (對不起,我沒有紅包袋;這是給你過新年和做旅費的!)

那麽大個人在我跟前微微鞠躬,非常誠懇的樣子,很可愛。
徹底地受寵若驚。

出發前一天,他說:"On one hand, I am so sad that you will be away for so long; on the other hand, I am happy for you that you are going home and be with your family." (一方面很傷心,你會離開這麽久;另一方面,我有很替你開心,你要回家了!"

我們確實沒有分開過這麽久。
我們確實也已經在巴塞隆納建立了我們小小的life routine(生活習慣)-豐盛的早餐,2點到4點的午餐約會,晚餐桌上的談話,周末海灘邊的散步和周末山上Aqua road的跑步...


週五見了勞倫和莫尼卡。是將近十年前,第一份工作的同事呢。
勞倫嫁到美國去,談起了偶爾吵架,想離家出走,還沒有娘家可以囘呢...
我的處境相同。
很能體會這樣的心情。

我很珍惜在臺北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光;
而我的另一個家,在遙遠的西班牙,那裏有我挂念的一個人和一隻貓。

像勞倫說的,
"沒辦法,誰叫你愛上了。"

誰叫你愛上了,只得忍受這樣的割捨與分離。

2009年1月27日 星期二

熊熊臺北流浪記之小金也囘台北了


前陣子,號召臺北和上海兩個安妮響應"熊熊流浪記"的有趣project : And Everything Was Alright看起來,熊熊跨越了太平洋,率先抵達臺北,目前還沒有流浪到上海和巴塞隆納

臺北安妮為熊熊安排的臺北一日遊,去了中正紀念堂,艋舺(萬華)龍山寺,臺北101;當然,也讓熊熊試了臺灣名產-摩托車;熊熊應該玩得相當過癮!不知道這會還來不來西班牙呢?

這邊廂,小金也越過了歐亞大陸,在巴塞隆納-慕尼黑-香港輾轉曲折的瘋狂行程後,囘臺灣過年。那天折騰了幾近30個小時之後,終于回到家,那感覺真好。

現在,熊熊也許已經重新上路,繼續流浪;
而我,正慢慢溫習我的臺北時光。


* 謝謝阿妮奇響應號召並熱情地帶熊熊四處遊玩;也謝謝她慷慨地讓我分享熊熊流浪臺北的照片。


熊熊也化身摩托車騎士一族

熊熊到臺北101


熊熊在艋舺(萬華)龍山寺


熊熊在中正紀念堂

2009年1月18日 星期日

《The Last Lecture》




法蘭克嫂嫂送法蘭克的聖誕禮物之一,有一本書:《The Last Lecture》
《最後的演講》)。
法蘭克讀得興致盎然,又是摺書頁,又是劃佳句的,讓我也很想讀。

兩三個禮拜來,陸陸續續,法蘭克會跟我分享書裏的句子。
只可惜,他手上的是德文版。
我只能盼著明天囘臺灣轉機時在機場買個英文版。 


書名乍聼之下,確實很像當年的暢銷書:《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The last Tuesdays with Morrie》)。聼法蘭克一說,也確實是另一個罹患絕症,面臨死亡的作者,分享生命智慧的故事。不同的是,作者不是一位年邁的教授,而是一位正值壯年,在美國名校執教的47嵗大學教授,Mr. Randy Pausch,留下一個美麗的妻子和3個年幼的孩子。


而這本書,更多的是關於夢想。
關於Mr. Pausch兒時的夢想,他如何看待'夢想',如何實現他的夢想,如何幫助別人,啓發別人實現他們的夢想。


在他在卡内基美隆上的
'最後一堂課'的影片裏,你看不出他是癌症末期患者。他的風趣幽默,談笑風生和自在神情,你不會相信,或者,你不願意相信他只剩下幾個月的生命。

昨天,我和法蘭克一起看完了他'最後的一堂課'演講。在演講最後,他說,"關鍵不在於如何達成夢想,而是如何無悔過人生,如果你能好好過人生,人生自會為你尋找答案,你的夢想自會實現。

發現中文版在08年年中就出版,而且早就是暢銷書,所以也許很多人都聼過或看過了Pausch教授的故事了。他的演講很精彩,書聽説更加好看。如果你也和我一樣還沒有看過,也許你也可以播空聼聼或看看。

--------------------------------------------------
這裡有:

- 76分鐘英文演講
- Mr. Randy Pausch的中文故事介紹:
(朱學恆撰寫)
- Randy Pausch的英文個人網頁

- 博客來網路書店,中文
版《最後的演講的介紹「方智」出版。
- 演講影片中文字幕
-
The last lecture
英文版的英文介紹
-Ana 剛剛看完,摘了佳句並翻譯了;翻得真好。
- 篇首影片是華爾街日報截取"最後一堂課"演講片段加上旁白所作的介紹。


2009年1月16日 星期五

我在德國吃什麽?

12月囘德國過聖誕節,是我第三次到德國

第一次是去年夏天,剛搬到阿姆斯特丹的時候,法蘭克第一次帶我回家介紹給他家人認識。

第二次是去年秋天,我們從東京結束夏天的工作回來,法蘭克哥哥跟我們說Hahn寶寶長大了很多...我們便旋風式的三天來回Holzminden阿姆斯特丹。秋日的德國森林,非常怡人。

每一次,我都可以嘗到新的,不同的,德國家常菜。

不能不提到的是德國的早餐。和法蘭克在一起不久就發現德國人很重視早餐。周末的時候,我們都會擺起'大陣仗'的早餐,慵懶的邊吃邊聊,吃上很久。

Mama Hahn家,當然也沒有例外。

每天早上,我'奉命'打開餐廳的一面櫥櫃,從裏面挑選不同的餐具。今天是玫瑰圖案的,明天就選全白陶瓷有浮雕花紋的。然後再找齊配套的杯盤碗碟,最後配上餐具和餐巾。'Set the table'(依座位擺好餐具)通常是我的早餐任務。

接著,噹噹噹噹...德國早餐就上桌了。

一定會有很多麵包。種類和數量都很多。德國人真的很喜歡吃麵包。一定會有奶油,盛在專用奶油碟裏。一定會有奶油起司(cream cheese)。一定會有起司盤,有幾種不同種類的起司。一定會有腌火腿和腌德國香腸。一定會很多果醬。Mama Hahn家的都是自製的。一定會有水煮蛋,放在蛋杯裏。

聖誕節的時候,早餐還多了煙薰鮭魚和Mama Hahn的招牌紅甜菜頭沙拉(beets salad)。當然,還多了點綴桌面的陶瓷天使,蠟燭,栗子和核桃。
每天早上,我們都邊吃邊聊吃很久又吃很飽。

第一次囘德國的時候,吃了土雞肝燉蘋
果。這次
假期,我吃到了另一道德國家常菜,是目前名列'
我的最愛'的一道 - 豬腳燉醃高麗菜(eisbein with grün kohl)。我看到Mama Hahn的這只壓力鍋陸續在廚房出現很多天了,在離開前終于吃到。


法蘭克嫌豬腳的肥肉肥滋滋,只挑了一小塊瘦肉和鍋裏一起燉的香腸加上很多醃高麗菜。那個綠綠的醃高麗菜(grün kohl)吃起來口感和酸菜很像,但並不酸。

我很久沒有吃豬腳了,所以很開心,而且我一點也不在意肥肉啊...豬腳燉得爛爛的,不就是要吃那個肥肥嫩嫩的部分嗎...我也很喜歡這個高麗菜,一盛就盛了一大盤。聽説這個'高麗菜'是德國北部冬天的特產。要等到每年入冬,氣溫第一次降下零度之後,農民們才會下田採收,再開始腌製。

以前吃過的德國豬腳,都是很大一塊,先炸後烤,從來吃不完一份。這次吃到豬腳在德國的另一種家常作法,很好吃哦。我在餐桌上分享起臺灣豬腳麵缐和紅蛋的故事;告訴他們台式豬腳是用滷的,滷豬腳的汁拌飯可以讓人忍不住多吃好幾碗飯。

那晚,Mama Hahn用德文告訴法蘭克說,她喜歡跟我一起吃飯,因爲我不像法蘭克會嫌棄肥肉,臺灣來的小金什麽都愛吃...

2009年1月14日 星期三

後知後覺的加薩哀傷


胡亂忙了好多好多天了。
身心俱疲。
被心愛的人爲了小小小小的事小小的傷了心,便躲進這裡來。
書寫,總能讓我暫時離開這個世界,重囘地球的時候,或許心煩的事已不在。

我要寫的,有點後知後覺,但還是要寫。

最早,是看到Ana寫的,<正在加沙發生的>, 裏面有一段,說:"二零零二年,當時的以色列國防部長Moshe Yaalon,說:"要讓巴勒斯坦人在他們的深層意識中明白,他們是被打敗的民族。” (The Palestinians must be made to understand in the deepest recesses of their consciousness that they are a defeated people.)"

這麽充滿敵對仇恨的話語,讓人心驚心寒。
想起上週某日,趕去上西班牙文課的路上, 瞥見書報攤上的報紙頭版, 碩大的照片和標題:"加沙衝突,以色列轟炸巴勒斯坦學校..多少多少孩童喪生。"

心裏很有感觸的給Ana留了言:
"報紙是西班牙文,我趕上課,沒能停下來,也沒能完全看懂。心還是重重的揪了一下。
學校?!?!爲什麽要轟炸學校?無辜的孩子們~
希望早日停火,希望無辜的人民,兒童不再犧牲~"

那時,我並不知道,以色列已經大擧進軍巴勒斯坦,也不知道,以巴雙方都忽視聯合國作的停火決議。

上週六晚,在Plaza Catalunya遇上到巴塞隆納後最大的一次抗議遊行。從布條標題隱約看懂是訴求"加
停火"的遊行。隊伍裏有不少包著傳統頭巾的巴勒斯坦婦女和孩童;隔天報紙看到遊行新聞,便是附著孩童遊行的照片。

昨晚,我又讀到,IvonQ<兩個世界的兒童節>,才驚覺自己真的胡亂地忙到後知後覺。原來,我還在爲了有一個吃到國王的三王節開心的時候,加薩正戰火隆隆,而且越演越烈。

今天,我查了臺灣雅虎奇摩中國新浪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的頭版最新的一則新聞標題之一是:Bin Laden, on Tape, Urges Holy War Over Gaza。
"賓拉登在一個周三公佈的錄影帶中,呼籲為加沙而發動聖戰 - 賓拉登呼籲回教國家發動聖戰來停止加沙的敵人,共同對抗以色列。" (Osama bin Laden exhorted Muslims to wage holy war against Israel “to stop the enemies of Gaza” and criticized Israel’s Arab allies in an audiotape posted Wednesday on Islamist Web sites, his first public appearance since May)

奇摩國際新聞關於這則新聞的標題是:加薩戰事 以方投入後備戰力

在新浪國際新聞,則可以找到:以色列全面進攻哈馬斯 專題。頁面秉持新浪一貫風格,詳細豐富的有:中東亂局背景資料,戰事進程,戰地記者的加沙日記,衝突解析,獨家評論,哈馬斯介紹,甚至是戰力評比。

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媒體封面/國際媒體封面集。
點進去後,可以看到1月7日, 新浪 國際媒體封面專題。還有1月4日和1月5日的封面集。

點選每一張照片,可放大該報紙頭版,閲讀標題和圖片。裏面一共有19份國際媒體,包含了《紐約時報》,《華盛頓日報》,西班牙的《國家報》,意大利,愛爾蘭,英國,德國,巴西,以色列和一份我無法辨別來源的中東地區報紙(?!)

在上海工作的時候,常常很多國外網站打不開,所以我對中國媒體的信任度並不是很高,總覺得資訊來源和獲得的資訊都是某种程度受到控制的。

但我很欣喜地看到新浪的國際媒體專題,至少是一個窗口,讓有心人可以自己去讀讀其他國家的媒體標題,聼聼世界怎麽說。

國際各大報頭版很一致的採用幾張搶救受傷孩童的照片,配上也算一致的標題。其中,愛爾蘭《獨立報》的標題是:School Slaughter - 學校大屠殺。

一方說敵方發動不人道戰爭;一方宣稱是打擊恐怖主義。
這長久以來的歷史恩怨,糾結千年,不是我一介平民可以參透。
沒有要佈什麽道,或是評論誰是正義的一方。
我想, 就算引起大家一點點關注也沒能對遠方的戰火隆隆的土地有任何實質助益;
但至少,我們不再漠然?!
又至少,讓我們在心裏為無辜喪生的孩童和人民哀悼,日後如有任何機會,我們能用自己的方式伸出手。

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

人生海海


新年新希望這麽坦誠地寫在小金流浪記上,
說實在的,還是有點小小的壓力,雖然看的人並不太多。

可以確定的是,我完全的有被自己鞭策到。
學會西班牙文很難,在巴塞隆納找一份工作也不簡單。
得努力。

上了luquo網站www.luquo.com(有點像我在紐約用的newyork.craigslist.org)努力找合適的'語言交換'。
歐瑞歐的侄女,13嵗的Paola也在三王節后正式成爲我的第一個西班牙文'筆友'。
一把年紀了還有筆友,臉都紅了。

昨天,我見了我的第一個語言交換夥伴(language exchange partner)法倫先生。
一坐下來,他就問我,是不是攝影師?我納悶。
他解釋說,看了我在facebook上放的照片,覺得那些照片很像攝影師拍的。 

呵。
當然是有被諂媚到。 
也當然,小小地,不害臊地,得意
這種讚美。

二樓裝修。一整天隆隆隆隆的鑚牆聲沒停。
沒能午睡,便隨意閲讀。
我必須說,遇見兩個美麗的部落格。
一點進去,那照片一股勁地把我抓住。
聽到心裏的聲音很大聲地跟自己說:"人家這照片,才叫做攝影師。"

其中,〈馬家輝。稿紙以外〉〈高太太〉的一段字,我實在喜歡: 

" 高先生仍很健談,但聲音很微弱,談到痛,說'痛是相對的'
他用以鎮痛的方法是回憶跟高太太年輕時約會的過程,何時何地做何事,見面,看戲,散步,接吻,憶及這些,他便稍減痛楚。說時他眼睛濕了。" "台灣人慣說人生海海海是要渡的但最重要還是跟誰一起浮沉."

我一邊讀,一邊在心裏用閩南話念著
"人生海海"。
這是臺灣人常說,也愛說的一句話。

"人生海海
海是要渡的但最重要還是跟誰一起浮沉."
多麽美。
------------------------
今天遇見的,兩個美麗的,讓人心喜的部落格:
〈馬家輝。稿紙以外〉
〈黃小黛‧IS LIFE.blog〉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我的第一個"三王節"


好不容易收心,昨天重囘西班牙文課堂開始上課,今天又放假一天。
今天是"三王節"(3 kings day),中文又叫主顯節

傳説在耶穌誕生后,有三個國王從異國趕來贈禮賜福,三王節便是他們到來也是耶穌首次顯露給外邦人的日子。

一直到今年搬到西班牙來,我才第一次知道這個節日。我還聽説,在西班牙,聖誕禮物要等到三王節才拆。這樣比其他國家的孩子,要多等上兩個禮拜呢。上週就在街上和市場裏看到許多扮成國王的人給小朋友發糖果。我的聖誕節已經過完,禮物也在德國收了不少。三王節對我來說,只是多放一天假,少上一天西班牙文課
昨天下午,法蘭克說歐瑞歐的母親邀請我們吃午飯,和他們全家一起過三王節。能夠到一個西班牙家庭一起過三王節,也是個難得的經驗。我很想帶上我的相機"紀錄"我在西班牙的第一個三王節,但想到算是到長輩家做客,只得打消這念頭。

歐瑞歐有其他四個兄弟姐妹,有一個溫馨的大家庭。我們一進門,不論大人小孩,都一一擁抱並親左右兩下臉頰打招呼,連剛會走路的小pepe都不例外。然後大家先上樓拆禮物,我們給主人歐瑞歐媽媽和之前協助我們買車的歐瑞歐哥哥帶了禮物, 然後站在一旁,靜靜的看著大大小小的孩子興奮地領著,把玩著,炫耀著屬於自己的禮物。

沒想到,看著看著,我們兩個竟然也收到禮物呢!
歐瑞歐的媽媽送了我們做兩人份海鮮飯的平底鉄盤(paella)。其他人看了都一直笑,因爲每個家都至少有兩個孩子,所以很久沒看見這麽小的,兩人份的,對他們來說很cute的小鍋子了。其他的兄弟姐妹合買了三本書和一個西班牙文的"文字磁鐵" 給我們。他們說,這是歡迎我們到西班牙的"歡迎禮物"。 這三本書分別是有著非常精美圖片和文字的:Barcelona Shops & more, Barcelona Restaurants&more 和Made-in-Spain - 101 design icons of Spain。巧合的是,之前法蘭克的意大利朋友來出差,留下了我很喜歡的出版社Taschen出的同一系列:Barcelona Hotels & more,這下我們算是三本書都齊全了!

吃午餐的時候,大家還特地安排上國際學校的Paula坐在 我旁邊,讓她可以用英文跟我聊聊天。到了餐後甜點時間,歐瑞歐媽媽端出三王節蛋糕(Roscón de Reyes) ,是一個以水果或乾果裝飾的圓形蛋糕,上頭還擺了個紙皇冠。Paula在我旁邊,念著蛋糕附贈的,解釋'遊戲規則'的小卡片。原來,蛋糕裡有藏東西:一是扁豆,一是國王。吃到扁豆 的人要請吃這個蛋糕;吃到國王的人可以戴糕點上擺的紙皇冠,而且代表接下來的一整年將會好運不斷。

你知道誰吃到扁豆,誰吃到國王嗎?
法蘭克吃到扁豆,我吃到國王哦!
沒有作弊,真的就這麽巧!

回家的路上,法蘭克跟我說,三王節一過,就再也看不到聖誕佈置,也代表聖誕和新年假期正式結束。今晚,巴塞隆納街上的聖誕燈飾都還亮著,也許明天就會全部拆卸收拾了吧!而我, 過了一個開心難忘的,在西班牙的第一個三王節,也該好好收心, 不再懶散了, 得重新進入我的Spanish mode~~

哦,今天從阿妮'收聖誕佈置的文章'看到鄭華娟寫的星星天使來畫符--C+M+B, 裏面有詳細精彩的三王節習俗介紹, 德國版。而儷瑾則是很完整地介紹在巴塞隆納/西班牙的三王節習俗和由來。兩種慶祝版本不同,都非常有趣,值得一讀。

2009年1月2日 星期五

新年新希望



我比較笨。
每次新年還常搞不清'New Year Resolutions'和'New Year Revolution'。
誰叫:ResolutionRevolution只有一個字母的分別。'字典'網站上有各自詳細的解釋和例句,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偶爾會搞不清

resolution:名詞,可以作決心,決議,決定...

revolution:名詞,可以作革命變革旋轉...


無心插柳的竟然在維基百科英文版上看到關於'New Year Resolutions'這個詞的介紹, 是這麽說的:新年新希望是一個人做的對一個計劃或改掉一個習慣的承諾,通常是讓生活方式變得更好的承諾。(A New Year's resolution is a commitment that an individual makes to a project or the reforming of a habit, often a lifestyle change that is generally interpreted as advantageous.) 不僅如此,上面還可以讀到美國聯邦政府官方網站公民網頁上條列的"最普遍"的"新年新希望": Lose Weight,Manage Debt,Save Money,Get a Better Job,Get Fit,Eat Right,Get a Better Education,Drink Less Alcohol,Quit Smoking Now,Reduce Stress Overall,Reduce Stress at Work,Take a Trip,Volunteer to Help Others.

這應該沒有按照順序排列,也搞不清是如何統計得出這結果,倒是覺得很有趣,政府網站上竟有這樣的資訊,然後點入每個'新希望',還提供如何達成目標的方法,建議和相關閲讀。如果你好奇美國政府告訴人民怎麽減肥,那你也可以去瞧瞧...

忘記是幾年前開始,每跨入新的一年,我都會寫下'新年新希望',給自己設下目標或小小期許。去年底,我和好友安妮和菲利
在上海,一起在紙條上寫下,然後互相在彼此的紙條上簽名作見證。我們三個人的紙條都交給我保管。

今天拿出了07年底的3張紙條,我是這樣寫的:
- 朋友,家庭,事業,健康和自我的平衡.
- 找好生命的下一步.
- Be happy!
- 持之以恆的學一樣東西.
- spend time on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 family, good friends, things that matter(把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上:家人,好友,真正在乎,真正有意義的事)

其實那晚寫的時候,我和安妮都有點混,沒什麽靈感的樣子。我們的'新希望'都太廣義太抽象太含糊籠統,不夠具體。菲利浦的比我們好得多:"在3月底前減掉肚子上的肥肉","去紐約玩","至少去潛水一次"...我不知道
菲利浦的體重有沒有下降,也不確定他去年有沒有去潛水,但是我知道他去了紐約,所以他的達成率不至於是零。

我呢?開始學西班牙文,一天四小時,週一至週五;...08年休息了大半年,所以生活,工作和自我的平衡算是比07年的瘋狂好了太多;打電話給褚爸爸的頻率比往年都增加;還終於開始跟褚姐姐通郵件和偶爾用MSN聊天...至於找好生命的下一步嘛...雖然不完全有着落,但也算是心裏有底吧。喏,這不一跨跨了好大一步,從亞洲流浪到歐洲來了?

維基百科上面還說
:在男人當中,有22%的人更容易達成目標,如果在設定目標的時候,採取一種將目標"量化"的方法。比如説,目標不是'減肥',而是'一個禮拜減一磅'。(這方法倒是有在管理學學過。)女人當中,有10%的人更容易達成目標,如果她們將新年新希望公開並且有她們的朋友的支持。

今年,沒能和去年一樣,和安妮互相見證,一起寫下新年新希望。
也許在這裡'公開'我'可以量化'的目標,會保證我的達成率。(?!)
So, here it is:
學會西班牙文(要怎麽量化這個目標呢?在年底前可以用西班牙文寫至少200字的日記?!)
-繼續部落格下去,每個月至少要發佈16篇(這個有量化,平均兩天一篇)
-Get a job(找到一份工作)
-注意健康(這個不用量化啦~)
-至少找一個西班牙語言交換的朋友,一周練習一次
-........第六個放在心裏,不告訴你


09年的New Year's Eve是和可麗,榮和法蘭克一起在巴塞隆納的海邊,吞葡萄喝香檳過的。
I spent the new year's eve of 2009 drinking Champagne and 'swallowing grapes' with Kerli,Ron and Frank by the beach in Barcelona.

2009年1月1日 星期四

Hello 2009!


新年快樂!

一腳踩進2009,感覺極不真實。
電腦潰決謠言,千禧蟲恐懼記憶猶新。
那年剛踏出校園,從此署名簽字,日期由1字頭跳到2字頭。
我們如此有幸,見證歷史一刻,一千年一囘。 


轉眼怎已是2009?
昨晚,奔進樓下小書店,給自己買了2009的Moleskine

有種沒有09年日誌本,沒準備好跨越新年的慌張
,想來有點莫名其妙的可笑。

法蘭克,可麗,榮和我分工合作在家裏做飯。我們都偏好溫馨的home-made meal,而不是一人60歐元的新年晚餐。在家裏,更自在隨性開心,更何況,我們的手藝不必餐廳差呢! 

晚飯後趕出門去'吞葡萄'。'吞12顆葡萄倒數迎接新年'是西班牙的習俗。今天讀到加菲貓的媽介紹這習俗的由來,寫得那麽詳細那麽好,我就不重複介紹。倒是想到,西班牙葡萄滯銷想到吞12顆葡萄的促銷法,怎麽我小時候聼過,臺灣香蕉滯銷卻拿去填臺灣海峽呢?

最後我們趕到在海灘邊一個看得到Agbar的路口拿出香檳,分裝好的葡萄和比香檳杯強壯的小咖啡杯,等倒數吞葡萄。我們搞不清楚究竟什麽時候開始倒數,旁邊的一對情侶和一群德國女孩,衆説紛紜,等慌亂中看到燈光變化開始吞葡萄的時候,才吞完四顆葡萄,Agbar就打出新年快樂字樣了!大家都看著手上的葡萄,彼此嘲笑了起來!

雖然沒能及時吞完葡萄,仍能照樣擁抱,照樣喝香檳慶祝,照樣親吻臉頰道新年快樂,興奮不減。

去年的New Year's Eve,我在臺灣。和一個女朋友的一群朋友在一個酒吧裏慶祝。我不認識那群朋友,也沒有感覺沒有交集,除了免了一個人在家的寂寞之外,我並沒有玩得很開心。倒是因此有機會看到一直好奇的臺北101煙火。尤其是,聽説爲了節省開支,2008是最後一次有焰火。倒也好。


法蘭克那時在歐洲出差,元旦夜在德國漢堡和他朋友一起,他特地算好時間,在我跨入新年的時候打來祝賀我。和他簡短的通完電話時走囘酒吧的那種落寞,到現在都還記得。滿屋熱鬧不及一人溫暖。

迎接2009新年的高潮是,好友可麗在我們的鼓吹慫恿下,在半夜1點半跳進海裏。一切無關惡作劇,只是她一直念她跳進過世界上的幾大洋裏,獨缺地中海。本著'有夢想就要實現'的精神,她真的跳了。還真的說游兩下就游了兩下。精神非常可加。

2009,第一個在西班牙過的新年,第一個和法蘭克一起過的新年,第一次吞葡萄的新年,第一次在海灘上喝香檳的新年,第一次看著朋友跳進海裏的新年,2009應該會是我們四個人都很難忘記的一個新年吧!

祝大家新年快樂!有一個美夢都能成真的2009。

想看臺北101煙火,請點這裡。


這裡是:巴塞隆納新年倒數的 Torre Agbar building 燈光秀



*篇首照片:我的日本朋友川上惠美。她寄來他們元旦清晨到海邊去迎接2009年第一個日出的照片。Photo on the top, from my Japanese friend, Megumi. Received today which is the first sunrise of 2009 taken in Tokyo.
-------------------------------------------------------------------------------------------

2009年1月1日,多雲。 太陽悶在雲層裏,躲在Tibidabo教堂身後;昨晚狂歡的宿醉,還沒醒。
Jan 1st, 2009, cloudy. The sun was hiding in the cloud behind the church of Tibidado as if he got a hangover from party last night.


法蘭克,可麗,榮和小金合作演出- 新年晚餐。
The home-made meal of New Year's Eve by Frank, Kerli, Ron and Kim.



海灘邊小咖啡杯喝香檳。The Champagne in the small coffee cup by the b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