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2日 星期日

[人物] Mama Hahn

忘記從什麽時候開始,我管法蘭克的媽媽叫Mama Hahn。
法蘭克也跟著我這樣叫,可麗,榮到阿姆斯特丹見到她時也跟著這樣叫。 後來,連她自己,在跟我描述故事的時候都這樣稱呼自己。

她的名字其實是Marlies。


但我覺得叫Mama Hahn親切得多。
就像在臺灣,我不會叫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媽媽叫廖伯母一樣,我都喊廖媽媽。


Mama Hahn周二到巴塞隆納來看我們,一起過La Semana Santa。(在西班牙,管復活節假期叫La Semana Santa/聖周)

我旣高興又擔憂。
高興的是,我們可以和Mama Hahn在剛佈置好的新家一起過節。擔憂的是,法蘭克一開始有兩天還要上班,我得和Mama Hahn獨處。其實她人真的很好,我很喜歡她。

可是,
她不會說英文而我不會說德文。

我們竟然
語言不通的這樣過了兩天就靠她去年來阿姆斯特丹時送我的小小中德字典和google翻譯。 周三和周四都是我自己帶她出門去逛的。去了市場買菜,累了就坐在路邊的cafe喝咖啡;還去吃了好吃的Tapas,陪她買明信片,陪她看她想逛的店。
最後,還發展出我們倆之間共有默契的小笑話。在路上看到一臉遊客相的人就開始猜他們是不是deutsch(德國人),因爲巴塞隆納的德國遊客實在太多,而德國遊客又實在太好認。
當然,那兩天裏也有許多時候,我們索性停在路邊,非要把剛剛講得字查清楚不可。
查出來之後,明白了,兩個人在路邊哈哈大笑笑很久的經驗也不是沒有很多。


比如説,第一天,我帶她出門閒逛。逛到calle Argentina,路邊有一排小攤子,賣些手工製作的服飾,配件和工藝品之類的。在我耳邊哇啦哇啦一大串德文之後她一直重覆講一個字,什麽什麽waffle的。waffle我聼得懂 -是我和法蘭克都愛吃的,也因此,Mama Hahn聖誕節送了我一部waffle機。


但是前面那個關鍵字聼不懂。
最後查出來。
Mama Hahn竟然說的是。我們應該也租一個攤子"賣"waffle的。
這些
飾品的生意都不好,可是那條路人流很多,遊客走累了需要吃吃喝喝的小點心。
聼懂后,我在路邊真得笑了很久。覺得好可愛。她還說攤名可以叫Mama Hahn & Kim。兩天後我們又經過了。這一次是和法蘭克一起。
我還特地要法蘭克"取笑"Mama Hahn說,"咦,怎麽你今天沒擺攤哦?"
呵呵。

溝通,其實不一定需要很多語言。

需要更多是,心。

想溝通的心。

當然,我真得很希望我能說德文。我能跟她溝通。
能聼得懂他們之間一來一往的笑話和精彩的唇槍舌劍。
能真正融入他們的生活去,也讓她能真正的了解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